最难就业的20大热门专业排名介绍
1、生物工程
国内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没出路,除非是海龟,还能教书。
现在录取分数是最顶尖的,每年有大量分数优异的学生抱着憧憬进入,但这实在可惜。国内缺乏像样的生物企业,因此求职异常艰难。部分大学里,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在统计排名中垫底,甚至长期占据最末位。
2、法学
全国范围内的过度扩招已经让这个学科彻底衰败,不仅包括顶尖和著名学府的本科毕业生,现在基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只有一口气通过研究生、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才行,通不过就会被淘汰出局。法学原本是理想的专业,是文科生优选,能学到真本领,毕业后就业无忧。可如今法学门槛太低了,全国范围内盲目扩招已毁掉这个专业,无论高校级别、质量如何,所有学校都争相开设法学专业。学习法律的人数量增加了,进入法律领域的难度减小了,因此,法律行业的价值也降低了。
切莫以为随便进入一所大学学习法律专业,将来就能风光地成为律师,也能风光地担任法官,绝无可能!即便是顶尖和著名学府的法学本科毕业生,也必须对就业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如果你有足够的毅力继续深造,法律领域或许也值得考虑。但务必牢记:始终维持优异的学业表现,才可能获得一丝机会。也就是说,必须连续完成学业直至研究生阶段,同时还要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否则这种结果可能会悄然降临。
3、环境工程
当今社会,环保理念已获全球认同,因此投身环境工程似乎是明智之举。然而,这种看法或许忽视了我国当前环保工作的实际状况。在国外,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毕业生能够获得丰厚且稳定的薪酬待遇。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当前的就业状况源于该国经济已达到较高水平,工业接近饱和并趋于稳定,政府已开始将重心放在环境问题上。在许多国家,环保部门是政府的一部分。据了解,日本和丹麦每年将GDP的3%用于环保,正因如此,这些国家的环保专业备受青睐。
我国工业建设程度尚浅,生态维护举措仅限于禁止滥伐林木,远远未能形成体系化格局。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环境学科人才就业前景堪忧,仅能维持基本生存,薪酬福利均不尽如人意。
4、市场营销
内容空洞无物,浪费时间,上这种专业简直是浪费生命。
找工作方面,只要不挑剔,获得职位并不难,因为该职位的需要量非常可观。然而,许多人并未意识到,需要量大的同时伴随着一个现象:人员变动频繁。市场营销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一切依据成果来评判优劣,招聘时承诺的高薪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必须达成特定的业绩指标,只有达标者才能获得预期的报酬,未达标者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这个行业如同巨浪淘沙一般,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求职的难度也相应减小了,对于学历背景并没有过分苛刻的限定,许多企业都公开宣称唯才是举,不拘泥于毕业院校,所以,主修市场营销的学子并没有获得多少优势。
5、国际政治和外交学
名字非常好听,但本科没出路,运气好能去搞研究。
6、新闻系。国内有名的非实用性专业
专业内容难以理解。编造一些理论来迷惑人,连语言表达都不规范。本科毕业后工作机会稀少,多数学生只能去竞争公务员这个狭窄的途径。据我了解,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专业相对较好,采用英语教学,就业前景也比较明朗。
7、汉语言文学
看起来什么都能干,其实什么都干不了
8、人力资源管理
根本没什么价值,毕竟应用性太强,求职时上不去下不来,人家读个工商管理硕士就能比过你本科辛辛苦苦学了四年。
9、经济学
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学科能带来经济利益,实际上它主要研究理论问题。如今部分高校将国际贸易、金融学、财政学合并,设立了经济学科,情况相对来说有所改善。
10、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非常兴盛,是市场中的焦点。但事实上,因为这个领域相对较新,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而缺乏实践,所以该专业毕业生常常面临就业困境。
11、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这个专业宣称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知识,甚至涉及经济学领域。然而实际上,主要课程集中在数学方面。许多学生反映,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我需要说明的是,这所学校的数学学科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位列前三。尽管如此,很多本科毕业生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转行去销售电脑。其中一些人最终通过考试成功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也有人认为,先学习数学再转向计算机领域,这样发展后劲会更足,职业发展也会更顺利。这种观点可能更适用于那些本身能力就比较强的人。个人认为数学非常消耗脑力,没有实力就不要报考这个专业。
12、物理学
就业是不咋的,不过出国就好办了。
13、食品科学与工程
就业很艰难!刚出校门工资很低。
14、信息与计算科学
这个专业就快要被玩完了。
15、信息资源管理
原本属于图书馆学范畴中的信息研究学科,实际上与博物馆学领域类似,都属于较为冷门的学科。
16、公共事业管理
许多师范院校都设有此学科,这个学科在那些被指责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当吃香,薪资水平也较为可观,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是,社会进步的程度与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对此学科的需求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依照该学科毕业生的观点:谁的工作需要我负责管理?事实的情况就是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是样样通,样样空。
17、历史学专业
这个专业未必需要我提醒,大家也不会把它当作理想选择。的确,这个专业堪称持久性冷门学科,学习过程乏味,工作前景同样堪忧。考古领域尚可勉强维持,其余分支几乎只能从事学术研究或担任教师。然而,硕士毕业生想进入高校任教根本不可能,毕竟每所高校此类教学职位数量有限,而毕业生数量庞大,更何况还有众多本科生。
我读研期间,隔壁宿舍住的是学历史的同学,研究生毕业后,成功获得了在南开中学教授历史的机会,激动得难以言表,还举办盛大宴会款待亲友,庆祝这个好消息,毕竟近年来工作市场普遍低迷,能够成为中学教师,已经让我感到非常幸福,所以在此提醒,选择这个专业前务必深思熟虑。如果自我感觉学业表现非常不理想,只有非历史学科才有机会被录取的情况下,务必做好两种心理规划:要么持续进行学术提升,要么从踏入大学校门起就着手寻找新的职业方向。
18、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以大红姿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
大约在三年多些时候,好像突然间,物流组织风生水起,各处充斥着国内物流组织人才空缺高达百万的报道,物流组织变成行业进步的重要经济来源,许多大城市都挂出告示:打算把城市打造成面向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广阔区域的物流枢纽,并且都投入了丰厚的资金。先前离开的物流专业工作者,确实有不少得到了外界称道的理想岗位和优厚条件。
北京物资学院开创了物流管理学科,从鲜为人知迅速声名鹊起,广为人知。此后,众多高校纷纷效仿,增设此专业。仅几年光景,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数量从十几个飙升到近百个,增长幅度惊人,甚至超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扩张速度。
项目仓促启动,部分高校在学术传授中,容易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环节,因为授课教师普遍缺乏行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多数是培训后直接承担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培养出的学员,与行业需求存在明显落差。
19、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务必采纳我们的意见:所有涉及化学领域的学科都不要选择!尤其提醒女性朋友们!各类化学实验器材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极为严重,不要幻想成为居里夫人,也不要渴求诺贝尔奖,毕竟生活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也称作精细化工领域,国内各大工科高等院校普遍设有此学科。客观而言,该学科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全国范围内对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旺盛。然而,在薪酬待遇层面则需谨慎预期,普遍存在薪资不高、工作环境欠佳的情况,这一点较为普遍认知。本科出身的年轻人进入制造型企业,大多要直接参与基础操作,基本上都是从事体力活,并且实行轮班制,因此难免抱怨连连。据了解,全国顶尖的化学学科在杭州大学就读的硕士研究生,拿到手的月薪大概只有三千块钱上下,这个待遇确实不高,值得我们深入考虑。
20、行政管理
这个专业的教育方向是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领域的学问,旨在培养能在政府机构、公司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担当管理职责和学术研究的复合型人才。简单来说,就是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输送人才。众所周知,如今公务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