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长幅度明显大于纯电动汽车的增长情况。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显示,插电混动车型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长比例高达94%,而纯电动车型同期增幅仅为19%。此外,今年插电混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已经提升到31.9%。具体来说,每卖出三台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是插电混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既能用油也能用电,在城市里用电驱动,跑长途时使用燃油,这类车正变得越来越受青睐,它也成为了替代传统燃油车最理想的方案。
欧阳明高院士今年四月时曾清晰指出,当前电动车售价过高,电池造价也居高不下,同时补贴额度正在减少。展望未来五年到十年,插混与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比例将逐步攀升,从去年的百分之二十二开始,有望达到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个别情况下可能接近半数。
所以,比亚迪的DM-i混合动力系统、吉利的雷神电动组合、长城的智能四驱混合动力方案,还有增程式技术等纷纷涌现出来,现在,我们向读者推荐5款售价在15至20万元区间的热门国产插电式运动型多用途车,正是这些车型让大众途观、本田CR-V等一些以前相当畅销的进口SUV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首当其冲的是宋 Pro DM-i以及宋 PLUS DM-i,官方指导价格介于13.58万元到20万元之间。
宋 Pro DM-i 和宋 PLUS DM-i都配备了比亚迪的 DM-i 超级混动技术。宋 Pro DM-i 冠军版提供了 71km 和 110km 两种 NEDC 纯电行驶里程,宋 PLUS DM-i 冠军版则拥有 110km 和 150km 的 NEDC 纯电续航选项,两辆车在油箱加满且电池充满的情况下,总续航里程都能超过 1000km。
宋 Pro DM-i以及宋 PLUS DM-i毫无疑问是当前15至20万元插电车型市场中的典范,其单挡混动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增程驱动为主,仅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才会直接参与驱动。总体而言,DM-i混动系统构造较为简洁,却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期望,再加上比亚迪的先发地位和规模效应,其成功并非偶然。
随后登场的是哈弗枭龙MAX,其官方指导价格区间为15.98至17.98万元,目标直指比亚迪宋系列车型。该车型轴距达到2800毫米,车身尺寸比宋PLUS DM-i稍显宽大一些。
枭龙MAX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全部配备了Hi4智能混动四驱系统,该系统由1.5升发动机以及前后两个电动机构成。动力传输部分则配备了2挡DHT变速箱,纯电模式下NEDC续航能达到105公里,而完全充满电和油的情况下总续航则超过1200公里。
在各种使用场景中,引擎会时常与两档DHT动力系统组合实现直接驱动,这种串并联技术有助于应对多种路面状况,不过引擎启动时其运行效果不及纯电动模式那样流畅,而且额外的DHT动力单元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接下来是吉利银河L7,建议价格区间为13.87万元到17.37万元。
银河L7的起步售价低于宋PLUS DM-i和哈弗枭龙MAX。该车型配备了吉利全新一代的雷神电混8848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雷神1.5T四缸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及3挡DHT Pro变速箱。纯电行驶的距离有两种选择,分别是55km和115km,CLTC标准下的综合续航能力超过了1300km。
银河L7的混动技术与哈弗枭龙MAX类似,不过它配备的是3挡变频电驱DHT Pro变速箱,在档位数上比枭龙MAX多一个,构造上更为复杂。
接下来是长安 UNI-K 智电 iDD版本,其官方定价区间为18.79至21.59万元。这款长安 UNI-K 智电 iDD的车辆体量,要较之哈弗枭龙 MAX更为可观。在动力配置上,它装配了长安智电 iDD混合动力单元,依据NEDC标准,纯电行驶距离能够达到130公里,而油电联动的总行驶里程则能超过1000公里。
长安UNI-K的智电iDD技术方案采用德式性能导向的P2并联布局,配备了6速三联动电传动系统,电机内置在变速单元之中,维持了DCT变速器的6级换挡逻辑,因而能够适配更多种类的驾驶场景。
它配备六速三离合电驱动变速箱,因此造价提升明显,导致UNI-K智电iDD车型的定价也最为昂贵,如今这种技术方案已不多见,不清楚长安为何仍沿用此路线,深蓝汽车等品牌都选择了增程技术,长安却固守智电iDD,实在难以理解。
最后是零跑C11增程版车型,其官方定价区间为14.98万至18.58万元。
零跑C11增程版的车身轴距为2930毫米,属于标准的中型新能源SUV类别,同时也是本次推荐车辆里尺寸最为可观的一款,在尺寸方面表现突出,定位清晰明确。这款车搭载了由1.2升三缸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构成的增程动力方案,支持两种CLTC纯电行驶里程,分别是180公里和285公里这两种配置可供选择。
目前,众多汽车制造商正热切采纳增程技术,该技术构造精简,动力单元不直接驱动车轮,仅负责供电,所以日常驾驶体验与纯电动汽车类似。不过,高速行驶时,燃油经济性稍显不足,但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