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高技能人才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推动产教融合实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兰州新区报记者 姜波
2025年春季新学期刚开始,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的十位青年教师,在寒假期间到医院进行了实际操作训练,他们获得了新的临床知识,也积累了实践经验,这是该校着力提升教师临床实践水平,努力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项尝试。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教务部门负责人吕香茹透露,教育部门颁布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之后,学校便制定了“双师”人才培养方案,首次运用集中安排、统一监管,不断跟进、整体考核等手段,依据学科特色和教学需求,选派了十名教师,前往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各个科室进行实践学习。
此次锻炼,使教师们熟悉了病理染色等诊疗手段,增强了动手实践水平,开拓了逻辑推理能力。重新回到教学岗位后,老师们把实际经验用到课堂里,部分人引入了医疗机构的真实案例,补充了最新的专业知识,还邀请了医院里的药师来授课,并且安排学生去实地参观;另一些人则运用了案例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更接近临床情况的教学手段;还有一些人把传统中医的理论融入到了护理教育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能力以及针对性护理的水平;更有人把最新的病理报告和技术手段带进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开展教学,模拟病理检查的完整过程,借此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近些年,国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革新,着重培养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学校此次的部署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热烈响应,为职业教育的开拓进步贡献力量。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副校长杨频表示,让在岗教师进入医疗机构进行锻炼,能够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老师把工作中得到的诸多心得带进教室,改进了课程规划与授课方式,提升了教学的实际价值和精准度,努力培养符合职业规范的技术人才。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接下来会在省内逐步设立站点,重点服务基层地区,联合基层医疗单位共建“双师”培养中心,促使青年教师到基层锻炼提升,从而培育出更多愿意留在基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