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银行理财时,客户一般会关心产品募集阶段资金是否产生回报,这既关乎资金周转效能,也关系到客户最终能获得的收益。
通常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在募集期间的表现,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能够产生收益,另一种是收益为负。
某些金融机构在资金筹措阶段会参照活期储蓄的利息标准来核算资金回报,这个过程中,参与者的资产能够获得一定的增值,即便活期储蓄的利率水平不高,也能让参与者得到一些附加的进项。某个客户在某个金融产品的预付阶段投入了十万块钱,预付阶段持续七天,金融机构依照活期储蓄的利息比率百分之零点三来计算回报,那么在预付阶段终止的时候,客户能够取得的收益是十万乘以百分之零点三乘以七除以三百六十五约等于五块七毛五。
不过,部分银行理财项目在发行阶段不提供回报。那个时段,参与者的钱款被暂时固定,无法赚取任何分红。这种情况让参与者感觉,这笔钱若投资到其他地方,本该能带来额外收益,现在却落空了。例如,原先可以将这笔钱放进货币基金里,这类基金的年收益大概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之间,如果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是十天,假定投入二十万元,那么在十天时间里,可能错失的潜在回报大约是二百万元乘以百分之二点五乘以十天除以三百六十五约等于一百三十七元。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这两种情况,下面通过表格进行说明:
投资回报计算示范,以五十万元本金,为期十五日的资金募集为例
有收益(按活期 0.3%)
本金×活期利率×募集天数÷365
500000×0.3%×15÷365≅61.64 元
无收益
0 元
购买银行理财时,需要认真查看说明文件,弄清资金募集阶段的回报状况。若募集时间拖得长,并且期间没有收益,可以考虑在募集期快结束前买入,这样能让资金发挥更大作用。还要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资目的,全面比较后选到匹配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