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公务员能否购买股票的讨论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许多人担忧公务员买卖股票是否违反规定,工作期间进行股票交易是否违规,现在就让我们探讨一下买卖股票的界限在哪里,借助两组实例帮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股票交易的底线。
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王某某凭借其特殊身份,为私人企业主何某某提供了不正当的帮助。作为交换,何某某将关系到T企业实际权力人的非公开消息预先告知了王某某。王某某借助这些未公开的消息,在关键时刻进行了大量的证券买卖,从而获取了超过一千万人民币的非法收益。
我们怎样判断这个事件是否违规违法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条关于内幕交易罪的规定,王某某的股票买卖行为完全是因为利用工作便利得到内幕消息,情节非常严重,这远远突破违规界限,属于重大刑事犯罪。
某区委党校副校长陈某,被披露在工作日午休时段,使用办公电脑进行股票交易活动。我们怎样判断这个案例是否违反了相关规定和法律?
陈某在上班期间,使用单位电脑进行股票交易,此行为不符合规定,但交易活动仅在午休时段进行,未对组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或造成实际损失,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决定对陈某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作出相应处理
公职人员到底能不能买卖股票,怎么才能不踩红线?
现阶段,没有任何党规国法限制公务人员动用私有财富进行正当的投资活动,只要恪守法律规范,不借助工作职权,个人财富进行合法的证券、基金等交易,不会被视为违规行为。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违规买卖股票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动用公共资金进行股票、基金或证券投资等操作,均构成违规行为。
利用特殊身份探听内部消息和秘密情报来买卖股票、基金或者其他证券产品进行投资,属于泄露机密的操作,这种行为是违反规定的。
滥用职权:在工作时段,借助办公设备进行个人股票交易,此举动属于违规行为。
总的来说,把握好三个原则,就不会违法违规:
1.正当的资金来源,自己或家庭人员正当取得的财产;
损害工作便利获取机密情报,不用工作时间及公共条件交易证券。
3.不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
只要牢记这些要点,就能安心大胆地开展投资活动,赶紧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