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个多月,“3·15”曝光事件后,新日电动车又曝出产品缺陷问题。5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发现,新日股份因生产销售不合格商品,遭到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业内有观点指出,电动车辆故障频现,对厂商销售业绩、购买者信心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当前电动乘用车领域产品趋同现象突出,价格竞争、营销竞争十分激烈,品牌声誉成为决定销售好坏的关键要素之一。
质量问题频发
新日电动车近期遭遇多重困境。它因超速行驶被查处,又因产品检测未达标而受关注,还因电池起火事件被告上法庭。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信息,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查结果显示,新日电动车提供给兰溪市鲍慧明电动自行车商行的车辆,在鞍座总长和整车重量方面存在问题;而提供给南京市浦口区赛威车辆经营部的车辆,则在尺寸规格和蓄电池性能上未达标准,并要求限期整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第六十条,《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第二十五条,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对日新公司实施行政处罚,包括罚款一万元,并没收其非法所得七百五十元。
新日股份正面临电动车质量方面的严峻挑战,这已成为公司亟待处理的棘手问题。公开信息显示,新日电动车近期因电池发生爆炸事件,导致消费者将其告至法庭。经法院审理查明,新日公司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涉案电瓶并非由其生产或安装。因此,法院认定该电动车系新日公司整体生产制造。最终,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新日股份向原告赔偿各项损失合计9万元。在新日电动车方面,电池发生爆炸、刹车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屡见不鲜,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数量相当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央视“3·15”晚会揭露了新日电动车品牌门店公然违反规定,借助特殊手段将车辆速度提升至每小时35至40公里。依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被限定在每小时25公里。
新日股份方面当时表示,当前防篡改技术尚有不足,无法彻底防止改装行为,致使部分第三方为迎合市场需求,擅自更改公司制造的电动自行车,解除原有防篡改措施,导致其超速行驶。
据战略规划权威、九德定位咨询公司掌门人徐雄俊分析,新日电动产品质安全出现多次波折,此状况对整体品牌影响力、销售业绩以及顾客信心形成冲击。近些年,众多电动车品牌纷纷拓展市场,新日电动在品质方面的不足或会削弱用户黏性,并波及到其市场占有率。
针对这次惩罚事件,北京商报的记者去访问了新日股份,但是直到文章发表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业绩承压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公司业绩受到很大压力,接连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使得新日股份的困境更加严重。
根据财务报告,2021年,新日股份的总收入是42.81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15.54%;其净利润为1137万元,较去年降低了88.86%;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是负数,为-1072万元,这个数值创下了该公司上市以来的最差表现。
新日股份解释业绩下滑,称受共享出行投放节奏变动影响,直销业务规模与去年相比,显著减少。2021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生产及供应能力未变,为提升传统经销渠道销量,加大了市场推广、新品推出、技术进步、渠道开发等资源投入,致使净利润较去年下降。
根据掌握的信息,新日股份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其销售开支逐年增长。具体来看,2017至2021年间,该公司每年的销售成本分别是2.36亿元、2.54亿元、2.2亿元、2.76亿元,以及3.58亿元。
专家指出,开销的持续上涨,会对公司收益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新日股份经营状况不佳,根本原因在于市场角逐愈发白热化,新日电动车销售网络及宣传推广能力遭受影响,同时购买者对其产品信心缺乏,综合作用下,该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显得较为被动,经营效益随之降低。
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正在挤压新日股份市场份额。
统计资料表明,二零二一年,电动自行车销售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雅迪一千四百万辆,爱玛九百万辆,台铃八百万辆,新日品牌未进入榜单。从市场占比分析,新日品牌的市场比例持续降低。统计资料反映,新日品牌二零一二年市场占比为百分之三十九点四,二零一五年其市场比例降至百分之二十七点二,到目前时点,新日股份的市场占比已经跌落至百分之十八点四。当前,新兴企业例如小牛电动、九号公司、哈啰出行等,同样在电动车领域积极拓展,特别是在智能网联电动车系统的研发上,它们正全力以赴。
徐雄俊谈到,由于雅迪、爱玛、台铃等电动车品牌不断壮大,整个市场的集中度与利润开始向这些品牌集中,新日电动车的市场占有份额持续下降,品牌的影响力也在慢慢衰退。
江瀚指出,就电动车的表现而言,当前市场上的不同品牌彼此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对品牌的信赖程度以及持续选择的意愿,便成为企业能否实现良好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要想脱颖而出乃至取得领先地位,在科研方面的资源投入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至关重要。
从科研价值的角度出发,新日股份正在增加科研方面的开支。依据公开的财务数据,2021年,新日股份在科研活动上的花费达到了9217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实现了44.49%的增长。新日股份在其财务报告中有明确表述,公司视产品研发设计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着力强化品牌形象与品牌定位的过程中,始终将产品的研发设计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已经组建了由专业设计人才和工艺技术专家共同构成的设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