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落下帷幕。
谈到科学界的各种荣誉,数量众多,但为何诺贝尔奖最为人所熟知?
获奖者不仅能收获名誉,领取的现金奖励也十分可观:今年获奖者平均获得1100万克朗,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740万。
这个机构仅依靠诺贝尔的财产维持,如何能够持续发展呢?我们的退休金投资策略能否从中获得启示?
今天,咱们就坐上时光机,来看看基金会成立的台前幕后~
[id_1053604509]
哔哔哔,请注意,现在,你穿越了。
你的身份是诺贝尔的家人,所处的时代是19世纪中后期。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诺贝尔,是那个年代备受瞩目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
图源:诺贝尔基金会
18世纪40年代,其父伊曼纽尔·诺贝尔研制出水下爆炸装置,能够有效阻滞敌方行进,借此获得了首批财富。
不过,区域冲突平息之后,伊曼纽尔的商业活动遭遇严重波折,机构的重心被强行调整,转向了非军事领域。
诺贝尔在父亲的激励下开始接触科学,展现出卓越的化学才能,当时他正致力于探索一种可控的爆炸技术。
他尝试了十余年,代价高昂,弟弟在实验中不幸离世,最终他成功研制出炸药,这种炸药由硝化甘油、雷管和硅藻土混合而成,他还申请了专利,随后将这种炸药推向了市场。
炸药能够用于开采矿藏、开凿水道、铺设公路、构筑地下通道,深受众多建筑公司的喜爱。此外,炸药也受到武器商的欢迎,他们大量购买并用于军事冲突。
凭借弹药生产、持续获得355项创新成果、并且参与多家公司运营(涵盖其兄路德维格掌控的俄罗斯石油产业,该企业曾占据全球石油供应半壁江山),诺贝尔逐步积累了巨额财富
总价值约3300万瑞典克朗,价值现在的15亿人民币。
然而诺贝尔的健康状况欠佳,经常受到剧烈头痛的困扰,于1896年因脑溢血离世。
当天,你跟其他亲戚朋友们接到通知,要参与遗产分配仪式,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进行分配。他既没有配偶,也没有后代,所以大家觉得他不会偏心自己的家人。
可是,结果却大失所望:遗产中只有10%留给亲人。
绝大部分资金,即3150万瑞典克朗,折合约13.5亿,将用于设立一个全新的基金会,该基金会旨在奖励上一年度对人类社会贡献最为突出的人物。
图源:诺贝尔基金会
你们感到十分意外,又极为震动,对遗书的真伪表示了质疑,还把此事申诉给了君王,希望得到公正的裁决。
瑞典君主听闻后,表示坚决反对,觉得将财物提供给地球其他地区是违背伦理的,特别是在众多瑞典民众生活拮据的当下。
接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开始了,由于遗嘱执行人持续了五年的努力,瑞典君主最终有了新的想法,认为这些荣誉的推广或许能让瑞典获利,并且出席了1902年(第二届)诺贝尔奖的授予仪式。
事情走到这步,你们也就不再坚持了。
02
深夜醒转,不解诺贝尔为何不留给亲人财产,于是你打算再度前往过去。
这次,他叫拉格纳·索尔曼,是个年轻人,从瑞典一所著名的理工大学毕业出来,这所学校在当地很有名气。
二十三岁,你担当起诺贝尔的助理职责;二十五岁,因你获得广泛认可,被诺贝尔委派为遗产管理人。
当诺贝尔跟你说要写遗嘱的时候,你想到7年前的一个传闻——
十八八八年,他的兄长路德维格离世,数家新闻媒体误将此事当作诺贝尔的逝世进行报道。
每一份报纸,都在为他的死亡而欢呼。
法国某报的标题称:贩命者离世,他靠研发更速杀戮手段积累财富。
诺贝尔看到讣告,对于自己将这样永载史册深感意外,由此产生了设立基金的想法。
他过去确信炸药的出现会给人类带来好处,由于一旦人们意识到瞬间就能导致全体毁灭,他们肯定会选择和平。
可惜历史证明,他对人类的信心是错误的。
1896年,诺贝尔离世。与此同时,需要清点他在全球的财产,还必须应对来自亲友及王室成员的种种质疑。
首要任务是着手筹备诺贝尔基金会事宜,依照遗嘱规定,必须获得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领域、瑞典科学院化学与物理领域、瑞典科学院文学领域以及挪威议会和平领域的认可,这几家权威组织需被授权担任评奖委员会成员。
值得庆幸的是,只要用心,事情总会有进展,1901年,也就是那位科学家离世五载之后,首次颁奖仪式得以举办。
首届获奖者当中,德国人冯·贝林,他成功研发了白喉的血清治疗方法,因此荣获医学奖;德国人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现象,因此获得了物理学奖;荷兰化学家范特霍夫,他揭开了渗透压的规律,因此赢得了化学奖
图源:网络
这些发现和研究,推进了各学科的发展,也改变了世界。
03
随后,时间机器确认抵达了1940年,瑞典的诺贝尔基金会陷入困境,你再次被传送,担当起该机构的职务。
诺贝尔奖创设至今,已近五十载光阴,然而其财政状况每况愈下,濒临窘境。
主要原因是花得多,赚得少。
诺贝尔在遗嘱中明确指出,奖金的数额应相当于一位教授二十年收入的总额,目的是确保获奖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并且有足够的资源自由从事科研探索。
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的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这一数额换算成今天的货币价值,大约是一千零五十三万克朗,折合七百一十二万人民币。
每届评选有五个获奖者产生,加上服务人员的薪酬以及聘请评审专家的开销,每年固定必须支付的款项,大约要占到全部资产的四分之四。
收益方面,遗产处理时十分小心,只选购牢靠的财产,诸如上乘的债务凭证。
诺贝尔的本意,是希望基金运作得更为稳妥,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以便让这一机构能够长久维持下去。然而,他完全没有预见到物价上涨会逐渐损耗资产价值。
1923年,胰岛素的发现者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少的报酬,金额为11.5万瑞典克朗,
1943年到1946年期间发放的奖金,其绝对金额并非最少的,然而其实际购买力却是最低的,仅相当于第一届奖金的三成不到。
那个阶段,全球战火纷飞,各个国家的政权纷纷大量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因此,稳健收益的投资品遭受了严重的价值缩水。
接下来,你与同僚急忙向瑞典当局请求帮助,起初于1946年争取到了免税的资格,随后在1953年又取得了投资股票和房产的批准。
诺贝尔基金会终于重获新生,恰好遇到1980年全球投资鼎盛时期,财富急剧膨胀,颁奖也变得大方,购买力再次达到顶峰。
04
坐着时光机回到现代,咱们来看看诺贝尔基金会,是怎么理财的。
二零二三年岁末,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增长至六百三十亿瑞典克朗,折合约四百二十亿人民币,相较于起始时的三一百万,实现了二百零三倍的显著扩张,其年均复合增速约为百分之四点四。
收益水平虽然不十分突出,但是也实现了初步期望,具体是获取的比率超过了百分之四。
这个比率,也适用于我们的财务安排,例如FIRE群体认为,若每年花费不超过总财富的百分之四,并且积累到相当于年支出二十五倍的资产,便可以提前离岗。
那基金会是如何投资的呢?
大致比例呈现「532」格局,其中股票投资占比半数,另类投资占三成,固定收益占两成,每年会有轻微调整。
另类投资主要包括对冲基金和房地产,可以当作固定收益的一种补充,其风险与收益水平位于固定收益和股票风险的范围当中。
证券承担拓展任务,寻求丰厚回报,另类投资具备灵活的进出策略,固定收益则提供稳健保障。
基金并未公开其持仓明细,不过,我们可以依据业绩基准来评估,该基准是衡量基金会收益水平的参照物,
股市的关键,是声名显赫的MSCI全球指数,它包含了全球范围内知名的大企业;而固定收益和另类投资,所依据的也都是涵盖全球的债券、房地产基金指数。
2023年度的报告中,基金会进行了回顾,指出当年未能超越参照指数,根本原因在于股票持仓的比重不足。
然而,对于基金会而言,获取利润并非首要目标,确保持续稳定运作、实现诺贝尔的遗愿才是核心任务。
05
对我们来说呢,可以从基金会的管理中,借鉴3个地方——
1-少花钱
基金会计划把每年的取用额度控制在3%,比如,可以请公司出资人来分摊部分开销。
开支的削减,有助于减少机构的运作不确定性,防止为了获取更高回报而承担无谓的冒险行为。
我们退休之后,收入来源变得不多,如果适当压缩花费,就能维持经济的平衡。
2-多股票
即便诺贝尔基金会也相当谨慎,其资产配置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仅占二十分之一,其他部分则投向了上市公司股权、不动产、私募资本以及风险对冲工具。
甚至因为诺贝尔的一句「安全投资」,基金会差点开不下去。
因此,即便证券市场起伏剧烈,我们依然需要配置一些权益类投资,以此维护资本的实际购买能力。
3-广撒网
诺贝尔奖的财政来源中,有百分之三十投在瑞典境内,其余百分之七十则分布到世界各地,参与分享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布局方式,不要将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此减少潜在的风险。
例如能够查阅MSCI全球指数*的地区分布情况,可以知道美国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当然,这个比例会持续调整,我们每年只需关注其变动即可。
*MSCI全球指数基金:
该基金产品代码为239696,属于ishares品牌旗下,跟踪的是MSCI全球指数,是一种国际化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主要投资于全球范围内的上市公司股票,为投资者提供全球市场投资机会,在us市场上进行交易,具体信息可访问指定网址进行查询。
图源:贝莱德基金
诺贝尔说过:「知足是唯一真正的财富」。
纵观这120年历程,基金会的诞生与发展得益于诺贝尔先生的慷慨奉献,也离不开遗嘱执行者的执着担当,更离不开管理层的机智应对,使得诺贝尔奖成为科学界的顶级荣耀,鼓舞着科研人员不断超越,促使世界日益美好~
最后附上总结图——
好啦,诺贝尔的故事就和你聊到这里啦,晚安
信息来源包括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福布斯杂志的《The Forever Portfolio》专栏,以及纽约时报的《Alfred Nobel and the Prize That Almost Didn’t Happen》报道
——
订阅简七读财账号,输入密码百度,能免费获得四十种增加收入的方法。
一起让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