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手机市场,旗舰产品在核心部件上的配置显得较为集中:仅有华为与荣耀品牌选用自家研发的麒麟芯片,其他所有售出的高端机型,基本都搭载了高通公司制造的骁龙处理器。
对于入门级手机而言,芯片的挑选更为丰富多样,联发科、高通骁龙以及海思麒麟各自占据重要地位,小米公司也近期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首款芯片松果澎湃S1。
这就颇为狼狈了,入门级手机的样式原本就各式各样,而人们在挑选入门级手机时,既要权衡造型、影像及系统层面的不同,也要为不同芯片的效能差异而烦恼。无需焦虑,现在,我们专门针对四款典型入门级手机芯片展开对比分析——小米松果澎湃S1、高通骁龙625、海思麒麟655、联发科Helio P10。是骡子是马还要拉出来溜溜呢,千元机的处理器更是如此。
四款处理器的选择
选参测处理器主要看硬件参数和定位,因此测试用处理器都是8核A53架构(不带A7x大核),还配备了性能相当的显示单元,采用这些处理器的典型手机多为入门级产品。
本次参测机型的处理器参数一览
联发科Helio P10(魅蓝Max):
28nm HPC+制程,8个1.8GHz的A53组成的平行8核心架构CPU,Mali-T860 MP2 GPU
海思麒麟655(荣耀8青春版):
采用16纳米FinFET工艺,处理器由四个主频为2.1GHz的A53核心与四个频率为1.7GHz的A51核心构成,实现big.LITTLE架构的八核设计,图形处理器选用Mali-T830 MP2芯片
高通骁龙625(红米Note 4X):
14nm FinFET制程,8个2.0GHz的A53组成的平行8核心架构CPU,Adreno 506 GPU
小米澎湃S1(小米5c):
采用28纳米高性能计算工艺,处理器包含八个核心,由四颗主频为2.2GHz的A53芯片和四颗频率为1.4GHz的A53芯片构成,形成大小核组合架构,图形处理器选用Mali-T860 MP4
评测流程
1、CPU基准性能测试:
借助GeekBench 4这款专门针对处理器基准性能进行评估的工具,以及安兔兔评测v6.3.3这款涵盖多项指标的综合性能检测应用,对设备实施了全面的分数测定。为了尽可能精确地反映CPU的潜在表现,参与测试的手机被放置在温度维持在5摄氏度的恒定环境中进行分数采集。
2、GPU基准性能测试:
借助3D Mark - Ice Storm Extreme这款GPU专项性能评测工具,以及安兔兔评测v6.3.3这款通用性能检测应用,对设备实施了全面的分数检测工作。为了尽可能贴近GPU的标称表现,将待测手机置于零下五摄氏度的恒温箱中进行分数运算。
3、大型网游《王者荣耀》测试:
画质选项全部设为“高清画质+效果全高”状态下,三款手机在室温25℃环境下使用均衡模式运行游戏20分钟,取样平均帧率数据。
4、机身温度测试:
在25度的房间内,进行《王者荣耀》游戏到第20分钟,用红外测温设备测量手机外壳最热的地方,得到手机连续运行20分钟后的温度值。
测试结果
在理想状态下进行CPU基准测试时,各种处理器都能充分展现自身的能力。因为这几款处理器都没有A72或A73这样的高性能核心,所以在GeekBench 4的单核测试里,它们的得分大致相同。在多核测试里,搭载big.LITTLE架构的海思麒麟655和小米澎湃S1,其表现都要优于采用平行8核心架构的联发科Helio P10以及高通骁龙625,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跑分软件对大小核设计有更充分的适配;而在实际使用时,配备大小核方案的处理器,其核心调度方式也更为多样。
安兔兔CPU测试结果显示,海思麒麟655和高通骁龙625的表现如预期般优异,两者均获得较高分数,骁龙625在计算能力上尤为突出,麒麟655则凭借最强的多核处理成绩,位列第四,仅次于骁龙625,领先Helio P10。小米澎湃S1在常规算法测试中表现不佳,仅能略微胜过Helio P10,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多核得分。
GPU性能比较结果差异极大,因为四款芯片在图形处理单元方面的构造存在区别,理想状况下所能达到的最高表现自然会因此出现明显差别。小米澎湃S1搭载了四款处理器里运算能力最强的Mali-T860 MP4平台,四核图形处理单元的表现力远远领先其他对手;高通骁龙625的Adreno 506虽然在高通图形处理器里排名不高,不过用来压制双核的Mali-T860标准版GPU还是没什么难度;处境最艰难的当属Helio P10,它搭载的GPU是参测所有处理器中配置最低的双核Mali-T830,在两项性能测试中都获得了最后一名的成绩。
脱离了零上五度的“绿洲幻境”,我们转而置身于二十五度的常温场所,展开严苛的实战演练。在《王者征途》的检验中,高通骁龙六二五采用的十四纳米工艺,连同非官方GPU加持,彰显出压倒性实力,检验期间始终维持着二十八帧每秒的平均表现,即便在团队混战的连续释放技能环节,最低也能达到二十三帧每秒的瞬间表现,整体性能运行如常,毫无波动。紧随其后的是小米澎湃S1,这款设备硬件配置最为出色,虽然采用28nm工艺,并且搭载了发热量较大的四核公版GPU,因此未能战胜骁龙625,但它凭借远超其他对手的参数,依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表现。
令人意外的是,四种芯片的常规表现与最低点数据走势完全一致,而搭载双核图形处理单元的海思麒麟655和联发科Helio P10即便如此,平均帧数依然难以达到流畅标准(25fps),一旦遭遇集体战斗,便会出现严重卡顿现象——倘若队友指责“游戏体验差”,切莫指责其操作失误,或许对方正使用此类入门级设备也说不定。
必须承认,联发科Helio P10已经彻底没落了。性能对比和游戏体验测试中,它都垫底,然而它却是四款芯片里发热最严重的——运行王者荣耀时,温度就能飙升到42.6℃,堪称秋名山,不对,火焰山上的狂飙选手。
小米澎湃S1的温控能力确实值得称赞,这款采用28nm工艺的芯片,在运行20分钟后的温度,竟然低于采用16nm工艺的海思麒麟655,考虑到小米澎湃S1的CPU和GPU发热都比较严重,这样的控温效果可以说非常令人满意。
那款性能稳定的高通骁龙625,即便在安静运行时也毫不逊色,它之所以能成为入门级乃至中端产品里广受欢迎的核心部件,并不仅仅依靠“高通”这个品牌效应,其精良的14纳米工艺技术、散热效果出色的Adreno图形处理器、以及运行可靠的八核心中央处理器,这些优势共同支撑了它出色的市场表现,展现了高通品牌下这款芯片冷静且高效的卓越性能。
最终的归纳,其实无需再加解释了。高通骁龙625,以及紧随其后的骁龙626,至今仍是市场上最受追捧的入门级到中端级手机的优选平台;小米澎湃S1则是一匹出人意料的竞争者,它虽然不具备顶尖的制造工艺,但它的硬件配置却足以和档次更高的芯片相媲美,特别是在图形处理单元方面。华为的麒麟655是一款表现平平的芯片,各项功能都算不上出色,不过基本需求还是能满足的;而联发科的Helio P10,明显已经落伍了。
对于入门级手机在配置方面的考量,各位应该已经心中有谱了。那么,下面……要继续选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