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联系工作人员,可获得入职福利,金额为十五元八角,许多网友反映,近期在多个微信群中,发现有人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伪装成知名网络企业,向社会招募网络点赞人员及网络刷单人员,这些虚假广告宣传无需外出即可赚取报酬,声称工作条件宽松,回报迅速,扫码咨询后,还能领取新人入职的优惠。
这其实是伪装过的刷单骗局,本质一样。犯罪分子常以“疫情时有发生,依照国家要求推行无接触式雇佣”为借口,冒充知名企业发布虚假的职位通知,最终目的是为了引诱人们参与网络刷单诈骗。
今年四月,吉林省珲春市等地区多个反诈机构发布警示,注意防范以某品牌为幌子进行兼职刷单的骗局。官方指出,这类骗局的要害在于借助人们熟知的商标,以此打消对方对推广途径的疑虑,接着用小额回报来赢得信任,进而逐步引导受害者进入陷阱,最终实施刷单欺诈。参与虚假交易活动,不仅会容易遭遇欺诈,还可能触犯法律,千万不要因为微不足道的利益,就轻信那些虚假的高额收益承诺。
刷单新骗局:冒充各大平台招聘,实则为刷单诈骗引流
招聘旺季常在春季,但近期因防疫要求远程工作,有人假借国家政策名义,冒充知名网络企业,在众多微信群中散发高薪招聘消息,实为刷单诈骗引流渠道。
网友李军(化名)透露,他失业期间寻找工作,无意间在微信平台发现一家网络企业的招募信息,该职位是“接单员”。工作性质比较简单,无需外出,在家就能操作,承诺日收入能达到180元至1200元。高薪待遇引起李军兴趣,他依照指引联系了招聘联系人,并领取了少量奖励。
接着,客服人员表示具体工作安排会在特定的工作区域公布,按时完成指定刷单活动能够获得基本工资,担任“普通员工”每成功操作一单能赚取2.8元报酬,而“正式员工”每单的收入能达到6.8元,若要从“普通员工”晋升为“正式员工”,必须达成1000元的购买目标。李军被优厚报酬吸引,起初只是做些小活儿,后来一步步被说动成为正式一员,接着参与做大单,等到他彻底明白过来,已经损失了2800元作为认购的钱。
“招聘+刷单”式诈骗新套路
许多人在百度贴吧分享了遭遇,情形与李军相似。不少网友反映,一个诈骗团伙经常冒用腾讯、抖音、饿了么、高德、美团这些知名网络平台的旗号,以此骗取求职者的信任。他们通常以招聘“下单员”“点赞员”“标记员”“流量专员”“刷评员”等职位为借口,让人误以为这是正规的招聘活动。
记者分别联系了那些互联网公司的官方客服进行核实,得到的答复完全相同:平台从未雇佣过相关职位人员。如果碰上不法分子冒用平台名义,诱骗他人进行刷单刷评价等诈骗活动,可以联系对应平台的客服部门提交线索,平台方面会转交给警方处置。
安全人士指出,点赞者、标注者、数据推广人员、虚假评论制造者等其实都是刷单的另外说法,因为大众对这些伪装的叫法不熟悉,又因为大企业的身份削弱了警惕,最终被居心叵测的诈骗组织利用。
现在,不少地方的公安机关正积极处理那些假冒其他企业进行虚假招聘并实施诈骗的案件,以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利。3月22日,内蒙古通辽市公安局公布消息,成功捕获一个冒充抖音、快手、美团等网络企业,诱骗受害者参与网络诈骗引流活动的犯罪组织。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5名涉案人员已被全部控制。
根据掌握的信息,除了常规的接受任务赚取佣金、赠送礼品赚取佣金的方式,还出现了诸如“提供免费服务(点赞、转发)并赚取佣金”“通过关注公众号获取收益并赚取佣金”“发布招聘信息并赚取佣金”等混合型的赚取佣金手法,这类手法更具欺骗性,手段更加隐蔽,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赚取佣金的风险境地。
参与刷单容易被骗又违法,多平台联合警方帮助消费者“反诈骗”
网络虚假购物骗局已成为首要犯罪类型,案件数量最多、涉案金额最大。最近,腾讯安全机构公布的2021年十大骗局排行中,兼职虚假购物骗局占比高达25.4%,排在所有骗局的头一位,传统虚假购物骗局的受害者主要是学生、家庭主妇和职场人士。依据上海市公安局的统计,2021年在上海,年轻人最容易遭遇的骗局,也是兼职虚假购物骗局,同样占据了首位。
真实情况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广告法规等法律条文已清楚禁止虚假交易活动,包括刷单、刷评、刷赞等行为。不过,在刷单黑灰产业链中,用户刷单刷评的违法行为却被诈骗分子加以利用,他们通过诱以微利逐步引导,使刷单者沦为电诈的帮手,最后反而被诈骗分子骗取了预付资金以实施诈骗。
另外,众多网络平台正着力强化防范虚假信息的指引,为网民构建坚实的保护屏障。诸如抖音这类短视频及直播平台,这类新兴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已转变为国家反诈体系、地方公安机关和反诈组织进行防骗知识普及、反欺诈意识培育的核心场所。腾讯“守护者计划”联合多个地区的公安机关,启动了防范诈骗的公益项目,采用新颖的推广手段,运用反诈说唱、反诈短片、反诈知识测试等兼具娱乐性和应用价值的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大众识别欺诈行为的能力,提高抵御诈骗的水平。
最近,海淀区警察部门携手中国人民大学以及美团公司,共同研发了北京市首部以反诈骗为主题的剧本游戏《王炸》这款游戏将常见的诈骗类型,例如“杀猪盘”、“刷单”和“裸聊”等,转化为年轻人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在游戏中鼓励参与者进行智力较量,同时帮助他们掌握识别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进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近些年,公安单位和相关机构在处理刷单诈骗等违法乱纪行为上收获了显著成果,防范欺诈的观念已广泛传播。为了进一步强化大众的防范意识,从初始阶段阻止刷单,拒绝网络上的刷单陷阱,安全顾问提出忠告:刷单构成违规行为,千万不要贪小便宜,不要加入刷单项目。所有要求预先出资的网络招聘都是骗局,务必拒绝参与网上刷单、刷赞、刷好评的兼职活动,一旦察觉可疑情况立刻向公安机关反映,尽快终止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