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住院诊疗情况
我国医院内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数据表明,至2023年1月5日,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人数攀升至162.5万人的最高点,此后持续减少,至1月23日降至24.8万人,这一数字较峰值下降了84.8%(见图3-1)。
图3-1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情况如下。自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全国重症患者的人数每日增加约一万,而到了1月4日,这一增量显著减少。到了1月5日,重症患者人数达到了最高点,为12.8万。此后,人数持续减少,至1月23日降至3.6万,与峰值相比下降了72.0%(如图3-2所示)。
图3-2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三)关于院内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情况。至1月4日,每日新增的院内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达到了最高点,为4273例。此后,这一数字持续减少,到了1月23日,降至了896例。与最高点相比,降幅达到了79.0%(见图3-3)。
图3-3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我国不断进行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的监测工作,自2022年12月起,在各个省份挑选若干哨点医院对门(急)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特定人群的病毒变异情况进行检测。此外,还针对陆路、水路以及空港口岸的入境人员进行病毒变异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当前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为BA.5.2和BF.7,尚未发现新的变异毒株。
(一)总体情况。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1月23日期间,我国共收集了18906份新冠病毒的本土病例基因组有效序列。这些序列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中包含69个不同的进化分支。在这些分支中,BA.5.2和BF.7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70.8%和23.4%。此外,BA.2.76等13个进化分支的比例介于0.1%至1.3%之间,而其他54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均不超过0.1%,这些分支共同占据了1.1%的比例(见图4-1)。
图4-1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变化趋势图
采样时间范围为2022年9月26日,直至2023年1月20日。
图中标注的数字代表BA.5.2和BF.7两个进化分支所拥有的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其它”所指代的是在全国范围内,Omicron变异株的构成比例低于0.1%的各个进化分支。
自12月份起,我国对本土病例中的病毒变异株进行了监测。在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23日期间,全国范围内共提交了10165例本土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这些序列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且该变异株下共有24个进化分支。其中,BA.5.2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占比达到70.2%,其次是BF.7变异株,占比为28.3%(详见表4-1)。在所发现的变异株中,有11例被列为重点关注,具体包括:1例为XBB.1,1例为BQ.1.1.17,4例为BQ.1.1,3例为BQ.1.2,以及2例为BQ.1.8。
全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相关数据,涵盖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23日期间的信息,详见表4-1。
新冠病毒在各省的变异情况如下:北京和天津地区,BF.7变异株占据主导地位;江苏和内蒙古两地,BF.7与BA.5.2变异株的分布基本相当;而其他省份则以BA.5.2变异株为主(见图4-2)。
图4-2 各省份新冠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采样时段定于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20日。
2.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BA.5.2和BF.7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自2020年12月15日全国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活动以来,接种进度显著提升,短短5天内便完成了1亿剂次的接种任务,其中单日最高接种量达到了2474万剂次。我国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中既积极又稳妥,截至2023年1月20日,总计接种了34.88亿剂次(见图5-1)。此外,我国全民第一剂次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分别达到了92.9%和90.5%(见图5-2)。
图5-1 分月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剂次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图5-2 分月全人群中第一剂次接种、基础免疫全程接种覆盖率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近期进行的针对老年人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有96%的人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其中,完成全程接种和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老年人数分别占应接种人群的96%和92%(见图5-3)。
图5-3基于摸底人口数的6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在计算第一剂次接种率时,所涉及的分子是指那些已经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病毒疫苗,并且该疫苗已经附条件上市或处于紧急使用状态的人群;而分母则是指近期进行的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摸底调查中的人数。
测算全程接种率时,选取的分子群体包括接种了2剂灭活疫苗、1剂腺病毒载体疫苗和3剂重组蛋白疫苗的老年人,而分母群体则是指接种了1剂灭活疫苗、1剂腺病毒载体疫苗及2剂重组蛋白疫苗的人群,同时,这些接种者接种后的时间间隔已达到28天,即4周。
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的计算涉及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接种了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老年人群,二是那些接种了灭活疫苗两剂次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一剂次的人群,并且他们完成全程接种后已经间隔了至少三个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重组蛋白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的时间较短,目前尚未将接种了三剂次重组蛋白疫苗的人群纳入分母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