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在富丽堂皇的府邸庆祝八十七岁生日,他的妻子徐女士,比他年轻五十岁,身穿传统旗袍,送上了一束鲜花,两人目光交汇,露出温馨的笑容,引得网络用户戏称“宛如祖孙俩合影留念”。
这对相差五十载的伴侣,硬是让“祖孙情”演变成了热门剧集,徐萌总是捧着茶盏,磨着墨块,悉心照料对方,范曾则神采奕奕,挥毫泼墨,吟诗作对,瞧上去比张纪中更显筋骨强健。
但是深入探究他四段婚姻经历之后,才知道这位绘画大师的情感经历,比他创作的《竹林七贤图》还要丰富。
庆生影像中的画面,宛若《浮生六记》的真实再现:徐萌身穿黑色长袍,秀发垂落肩头,手持巨大花篮走向范曾之际,身躯弯曲似行大礼;范曾这位八十七岁高龄的先生,身穿带有刺绣的中式上衣,脚蹬老北京布制鞋履,于沙发之上接受花献,当他展颜一笑,眼角的褶皱仿佛能困住飞蚊。
网友找出两人合影令人发笑,说这不像夫妻,倒像是大户人家的老爷和伺候的婢女。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徐萌作为“全能助理”的日常:范曾在公开场合露面,她搀扶着他的臂弯充当“移动支架”;范先生提笔作画,她站在一旁磨墨送纸;据说连范先生饮用的茶水冷热,她都要用双唇尝过,才会放心地奉上。
知情人士透露:徐萌目前所居之屋,早先为范曾的杂用房,其中尽数存放着其前三位妻子的遗物。此言一出令人不寒而栗——莫非维系情爱的秘方,竟是珍藏旧日恋人的物件?
范曾的过往,堪称一部《民国情感传奇》。他与首任伴侣林岫,堪称艺术圈的“李清照”,擅长诗词与绘画,可惜这段婚姻仅维持五年,便以分手告终
第二任边宝华处境更差,追求他的时候甚至无力解决温饱问题,陪他渡过难关后刚诞下女儿,却因他一句“情感淡漠”而被抛弃;
最令人咋舌的是第三任张桂云,她原本是须遵德的爱人,领着三个孩儿被他夺走,两人厮守了四十年光阴,等到张桂云八十二岁离世,范曾立刻转而迎娶了徐萌
网友们针对这四段关系归纳出特点:专门选择已有伴侣的对象,特别喜欢拉拢朋友中的另一半。
他当年把张桂云弄到手后,遵德为此恼怒至极险些自杀,书画界的同行们全都对他进行联合抵制,他却依然我行我素,声称自己无法抗拒爱情的召唤。
如今娶了年纪将近五十的徐萌,再次引发争议,有人翻出过去的指责,说那些曾经称他为负心汉的人,现在应该称赞他重情重义了。
徐萌之所以心甘情愿为范曾服务,并非仅仅因为他的风采已显苍老。范曾的《灵泉道风图》拍得1600万,《广陵散》成交价超过2000万,随便一幅小画,都足以让普通人忙碌好几代。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塑造的“仁爱形象”:汶川大地震时捐助了千万,玉树大地震时又捐助了千万,扶持羌族文化也投入了数百万,这些巨额捐款摆在眼前,还有谁会关注他更换伴侣的频率远超更换画笔的频率呢?
可网友偏要较真:“捐钱再多,也洗不掉挖墙脚的黑历史。”
有路人透露边宝华晚年访谈时的原话,称他当年非常拮据,自己变现嫁妆资助他购置宣纸,后来他成名之后却指责自己不够匹配他。
更令人不解的是,范曾为第三任妻子楠莉所作的挽诗中,反复提及“爱妻”,可随后却迅速迎娶了比他小五十岁的徐萌,这种转变之快,甚至超过了他作画的速度。
现在网友吵得最凶的,是徐萌到底图啥。
一部分人主张“追求真爱”:认为范曾非常有才华,比那些年轻偶像更有吸引力。另一部分人则直言不讳:应该关注他的画作和财产,毕竟他女儿都不如徐萌照顾周到。
有人估算过:范曾光公开的房产数量达到五个,其字画价值超过十亿,徐萌只需坚持到最后,即刻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尤为引人深思的是范曾对徐萌的特别关照方式:将她列入个人设立基金会的成员名单,邀请她参与诸多书画作品的竞标活动,有时还在自己的最新创作上题写“共赏萌作”的款识。
这件事让网友联想到他的第二任配偶边宝华,说当年边宝华连他举办画展的请柬都没有得到,如今徐萌却能够占据舞台中央的位置,看来新欢确实比旧爱更占优势。
爱情可以不论年龄,但不能不讲体面。
范曾与徐萌的结合,实际上是种利益交换的关系:他寻求青春女性的相伴,以此彰显自己依然风度翩翩,她则借助他的声望与财力,谋求社会地位的提升。
回顾那四位婚姻中受伤害的女性——林岫遭遇了离婚,边宝华被遗弃,张桂云坚守四十年最终沦为前任,由此可以明白:所谓的“爱情魔力”,实际上就是强势者对弱势者的选择过程。
也许正如网友所言:范曾的画作价格高昂,缘于他对笔墨的精通;他的情感经历充满波折,症结在于他不懂得爱惜。
如今这位年届八旬的老人,由徐萌负责照料日常起居,表面上看生活十分美满,然而那些在他人生长河中留下印记的过往情缘,难道不也是一种独特的创造吗?只是这些人生的篇章,永远无法陈列在他华丽的居所之中。
最终发问:倘若范曾身无分文且毫无声望,徐萌是否仍旧会身穿旗袍向他赠送鲜花呢?欢迎大家前往讨论区发表看法,让我们审视一番情爱在物质力量面前究竟有多么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