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日,小米公司于北京亦庄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以“迈向新程”为口号的小米汽车发售大会,公开展示了小米SU7车型。
在小米公司的新品展示活动中,雷军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兼技术负责人,透露了这一信息:小米SU7首次公开露面,对他个人而言意义非凡。他认为,当今社会备受期待的超级座驾,必须配备顶尖的数字化技术,同时拥有卓越的操控体验。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款价格不超过五十万元的汽车,要求它在美观度、驾驶性能以及智能化程度上达到顶尖水准,并且具备极高的产品价值。
这是中国汽车领域重要人物齐聚的场合,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等众多企业家,当天出席了发布会现场。
根据消息,小米SU7有九种色彩可供挑选,起售价为21.59万元。基础版售价21.59万元,Pro版售价24.59万元,Max版售价29.99万元。另外,还有小米SU7创始版和小米SU7 Max创始版,售价维持不变,每款限量5000台。可在小米汽车应用程序、小米汽车微信小程序或全国二十九座小米汽车零售网点进行订购,新车上市即开始交付,创始版最早可于四月三日送达,标准版、Max版和Pro版则分别预计在四月底和五月底交付完毕。
4月30日之前最终确定的客户,可以一直享受18000元到26000元的小米智驾Pro和小米智驾Max,另外还会得到一些赠品,比如价值2000元的车载智能冰箱,价值6000元的25扬声器豪华音响,价值8000元的Nappa真皮坐椅,价值6000元的电动尾翼,价值6000元的20英寸梅花轮毂,以及价值9000元的米其林Pilot Sport EV轮胎等,这些福利内容会根据选择的车型有所不同,最大的优惠能超过6万元。
此外,小米SU7创始版与小米SU7 Max创始版的车主,能够免费挑选九种不同的颜色,可以获赠特别标识和专属礼盒,能够免费升级价值八千元的车载碳纤维后视镜,可以享有本地优先提车服务。
尖端科技指导,前沿制造结合变革,促使国内汽车产业整体进步
汽车发展历程漫长不容取巧。在公开活动中,雷布斯再次强调小米汽车的长远规划:用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目标是跻身世界汽车制造商前五强,为国内汽车产业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雷军谈到,智能电动汽车根本上是“汽车与电动的结合,再加上智能”。过去十年,行业已经攻克了电动化难题,接下来十年,将是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是汽车的核心,智能化将成为这个时代竞争的关键因素。
小米在智能科技领域,领先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技术积累和生态系统规模。该公司从2010年开始涉足手机行业,如今位列全球手机市场前三强,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借助小米澎湃OS系统,形成了覆盖“人车家”的完整生态系统,提供了贯穿这些场景的尖端智能服务。此外,在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扎实的技术基础,这些基础将逐一融入小米汽车产品之中。
例如,小米SU7装备了小米澎湃 OS,具备底层整合的座舱互联功能,实现了人车家一体化,同时还搭载了小米自主研发的端侧大模型,这是该模型首次应用于汽车。经过大模型充分赋能的小爱同学,不仅支持语音操控车辆,还能整合车辆的位置、朝向、视觉等数据,使汽车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真实环境。
小米在智能科技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不断加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资源投入,促进尖端智能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结合与创新。为此,小米在北京亦庄自主建设了一座行业领先的汽车制造基地,该基地不仅包含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这四大核心工艺流程,还自行建立了大压铸车间和电池生产车间。厂区设有 29 间科研场所,设有 2.5 公里长、计划运行速度为 120 公里每小时,包含 18 类检测道路的试验道路。当厂区生产达到最大负荷时,每 76 秒就能有一辆全新小米 SU7 出厂。
小米汽车制造基地是应用机器人技术极为广泛、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智能化生产基地。该基地总共部署了700余台自动化设备,能够完全自主完成大型压铸成型、金属板材冲压加工、车身结构焊接、车身部件组装、表面涂装处理以及整车总装等核心生产流程。
小米汽车制造基地是一座生态友好型建筑,在规划阶段就注重了能源消耗和资源循环利用。比如,生产厂房的屋顶安装了全覆盖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年能够提供清洁能源一千六百四十万度;对污水和废气实施了严格管控,净化成果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并且实现了废金属的完全不排放。
雷军谈到,小米汽车制造基地以技术革新为引领,确保生产运作高效且品质优良,同时注重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
“智驾+智舱+生态”,决胜汽车下半场竞争的技术制高点
挑选智能电动汽车实际上就是考察智能科技的水平,这是大众对于小米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愿望。在雷军的观点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生态系统,将构成小米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优势。
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小米的无人驾驶系统持续进行自主开发,实际车辆测试总里程已达到千万公里级别,小米 SU7所有车型均配备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智能高速导航系统、自动完成泊车服务的功能以及智能停车辅助系统等先进无人驾驶特性。
据了解,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研究部门现有员工逾千人,计划到岁末时扩充至一千五百人之多,力求在本年度跻身业内顶尖梯队。小米智能驾驶的城市NOA方案,预定四月启动内部测试,五月覆盖十座城市,八月实现全国范围推广。
在智能座舱领域,小米SU7配备了功能强大且技术领先的智能系统,它将多种前沿科技整合在一起,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智能座舱体验。
小米澎湃智能座舱在研发阶段就将手机和平板当作座舱的组成部分,达成多设备融合的原生布局。手机能够与车机无缝对接,手机上常用的应用程序可以一键添加到车机上。后排的扩展平板会自动切换到原生车辆控制界面,可以实时更新导航数据,能够自由设定空调温度、座椅加热等级以及全车的音乐播放。
另外,拥有 1.17 亿月活跃用户的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加入进来,它能够完成连续性交流、无需联网的对话、在嘈杂环境中也能被唤醒、通过单句话下达多个指令等多项功能,这些优势都明显领先于行业水平。依靠小米自主研发的「MiLM-1.3B」设备端人工智能模型,结合全车多类型传感器数据的综合运用,小米 SU7的语音交互系统进行了整体性提升,不仅驾驶者通过手势操控的各类功能,小爱同学均可实现响应,还能使车辆具备类似人类解析真实环境的能力。
例如,小爱可以用作基础的驾驶助手,向用户说明如何操作弹射功能。当行驶进入地道,需要查询它的距离,能够向用户直接提供数据。若需识别前方车辆的类型,小爱结合车内摄像头的分析结果,就能准确告知用户。
在智能生态领域,小米 SU7 是专门为车载智能生态设计的设备,能够便捷地连接多种 CarIoT 设备,比如可以加装物理按键,它采用了磁吸和螺丝双重固定方案,从而能够迅速调整空调系统的常用功能,中控屏幕的四周都可以进行扩展,如果给中控屏幕加装智能双表盘,那么它便能够显示时间、车速以及里程等数据中控台支持加装智能通讯设备,能够连接无线通话系统,驾车过程中,无需手持设备,借助方向盘上的控制键即可与同伴进行交流。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SU7为苹果设备使用者提供了无线 CarPlay的连接功能,后排的支架能够适配 iPad进行车辆操控,这使得它成为当前苹果产品用户最为适配的车型之一。
「人车家全生态」全面开启,打造无所不在的智能化用户体验
有资料指出,国内购买者对国产高级电动汽车品牌的喜爱程度不断增长,这得益于其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智能化方面的长处,已成为他们决定购买的重要理由。资料还说明,购买者对智能功能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品牌价值的重新认识,正在改变市场的现有状况。
小米的智能技术一直很突出,自从小米SU7面世以来,大家就能体会到现在的智能科技。雷军谈到,展望今后,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将所有智能设备前所未有地联合起来,实现无缝连接、功能互补,让人们享受到无时无刻的智能体验。
小米SU7的推出,意味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构想正从“完整循环”过渡到“全面启动”的新时期,这亦是小米在2024年稳步发展、积极进取的一个关键节点。
小米宣布造车后的三年里,公司整体水平发生了根本性飞跃,各项基础建设包括研发实力、团队管理、人员储备、工作体系以及数字化应用,都获得了显著改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大幅提高。现阶段,到2023年岁末,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量已经连续14个季度稳居前三位置,其手机产品的月度活跃用户规模达到6点41亿,AIoT平台所连接的设备总数已经增至7点4亿,公司的现金储备较三年前增长了300亿元,总额来到1363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这为小米汽车业务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同时为构建「人车家全生态」体系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另外,小米持续用力确保未来十年规划顺利实施,重点是将底层关键技术研究作为优先事项,目标是成为全球新一代顶尖科技行业的领导者。例如,小米在2023年研究开发方面的总支出为19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9.2%,计划在当前年度将投入提升至超过240亿元,并且小米从事研发的人员数量为1万7千8百人,这个数字占公司全体员工的半数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确立「人车家全生态」的整体规划时,也制定了高端化、产业领先、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芯片、新零售等六大分支策略,以此增强小米持续进步的发展动力。
「人车家全生态」整体部署完成,现阶段的小米展现出最佳状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公司持续进行自我超越,不断努力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