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调查。
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尽管众人对他的行为纷纷予以指责和疑问,竟然仍有四位知名人士公开表示对释永信的支持和声援。
甚至有人宣称要为他养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名人 “声援团”,言论惊众人
先来说说网红鲁大魔。
此君在网络上也算是有一定知名度,以敢说敢言、风格犀利著称。
得知释永信受到调查的消息,他迅速通过视频表达了自己的强烈质疑,对网友说道:“少林寺若交给你,你真的有能力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知名品牌吗?”
在他眼中,释永信凭借其非凡的商业智慧,成功地将少林寺塑造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标志,他的商业贡献堪称不朽。
在商业领域,能创造如此辉煌业绩的人理应得到尊重。
至于他的个人生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犯罪嫌疑,这些都属于次要问题,不能因此就抹去他对少林寺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此言一出,网民们立刻热议纷纷,许多人对鲁大魔的言论表示质疑,认为他颠倒了黑白,难道仅仅因为能带来利润,违法行为就能得到宽恕吗?
紧接着,经济学家宋清辉也加入了这场舆论漩涡。
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释永信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宋清辉指出,在释永信的引领下,少林寺已从昔日破败凄凉的古寺,蜕变成为现今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文化象征。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繁荣兴盛,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不能因为此次被调查事件,就将他多年来的功绩全盘否定。
应当从更为全面和公正的角度审视释永信在少林寺及其相关产业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然而,众多网友对此并不认同,他们纷纷提出反对意见,强调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都不应被所谓的贡献所抵消。
再看看释永信的弟子们,表现更是令人咋舌。
自称是释延云的门徒,他们坚守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条,坚持认为即便师父犯有过错,作为学生的他们也不应与师父断绝师生情谊。
在他心中,师徒之间的情感分量重于泰山,无论外界评价如何,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师父的立场上。
导演傅华阳的言论相当出格,他公开发声全力支持自己的师傅,并明确表示释永信“毫无道德瑕疵”。
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管最终调查结果怎样,他都养定了释永信。
谁成就谁?时代机遇与个人运作的纠葛
释永信之所以受到支持者的热烈拥护,主要原因在于他成功地将少林寺推向了全球舞台,堪称少林寺发展的关键功臣。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咱们不妨把时间倒回 1982 年。
那一年,一部名为《少林寺》的电影突然崭露头角,其精彩纷呈的武术表演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使得它迅速成为了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的佳作。
李连杰扮演的觉远僧人,身着僧衣,武艺超群,在银幕上挥洒自如,令全球人民了解到我国有一个名为少林的神圣之地。
那时,释永信方踏入佛门仅有一载,在少林寺内尚属一名稚嫩的年轻僧侣。
可以说,是时代的浪潮以及这部现象级电影。
释永信并非少林寺走向世界的首创者,他只是在前人搭建的坚实桥梁上,继续拓展少林寺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无数人心目中梦寐以求的“功夫圣地”。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释永信确实有一定的商业头脑。
在1986年,他主导创建了少林寺拳法研究院;紧接着在1987年,他又倡导建立了少林寺武术队,而这支队伍后来被誉为声名显赫的少林寺武僧团。
武僧团不仅在国内舞台上频繁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而且他们已跨越国界,将少林功夫的韵味带到了世界各地,所获得的演出收入也颇为丰厚。
在1990年代,他展现出了超前的洞察力,着手实施了“品牌保护”战略,引领少林寺成功注册了超过700个商标,这些商标涉及食品、服装、影视等多个行业领域。
在1996年,他成功建立了少林寺的官方网站,使少林寺成为首个踏入网络世界的寺庙,从而开启了其数字化传播的新篇章。
经过他的精心策划,少林寺的名声与影响力持续攀升,同时其商业领域也在逐步拓展。
然而,究其根本,他之所以能够成就这一切,是因为他依托了时代赋予少林寺的契机,以及少林寺所拥有的丰富文化积淀这一坚实基础,并非仅仅凭借个人的力量。
正如知名博士汤家凤所说:“少林寺没了谁,它都叫少林寺。”
生意经还是无赖经?设计师的辛酸讨债路
即便我们退一步来考虑,即便释永信对少林寺的繁荣做出了不少贡献,那么他的“功绩”与“过失”真的能够被孤立地分别审视吗?
设计师的真实遭遇,彻底揭露了释永信所说的“商业活动”背后所隐藏的丑恶本质。
这位名叫“一只废耶”的设计师,于2020年与释永信达成协议,接受委托为其提供设计方面的服务。
设计师秉持着专业精神,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所有工作。
然而,原本应得的二十多万设计费用,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对方以种种借口拖延至今。
更令人愤慨的是,每当设计师前往索要报酬,对方回应的并非正当的商业交流,而是充斥着佛学“说教”的言辞。
设计师被告知,这代表的是他们的“发愿”与“发心”,是他们在累积善行,因此不应过分追求经济回报。
甚至还画大饼,承诺等项目成功后,就收设计师为俗家弟子。
无奈之下,设计师只能选择走法律途径维权。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释永信方面败诉,不得不支付设计费。
但令人不齿的是,刚一支付完费用,他们就立马将设计师拉黑。
这件事反映出,释永信所宣称的“成功”背后隐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丑恶手段。
他的商业操作方式,往往是以牺牲他人利益、违反商业道德为根基,所谓的“生意经”实则不过是对“无赖经”的华丽掩饰。
佛门难容,闹剧收场警钟鸣
如今,若我们重新审视那些名人对释永信的所谓“支持”,不禁感到其荒唐可笑至极。
鲁大魔被网络用户揭露过去有过劳改的历史,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与释永信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共鸣”,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也就能理解他为何会说出那般颠倒黑白的话。
那些弟子,要么深受“师徒如父子”的传统观念所影响,要么表现出盲目的忠诚。
要么是因为个人利益与释永信关系密切,因此才会无视事实真相,一味地给予支持。
然而,现实却显得尤为严酷,面对这一情况,中国佛教协会迅速采取行动,果断地取消了释永信的戒牒。
将他驱逐出佛教行列,彰显了佛教界对于此类违背戒律、损害佛教形象行为的坚决不容忍立场。
司法机关已介入此案调查,此举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庄严。在法律的约束下,任何人皆无例外,均须遵守。即便是释永信,也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