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躺平”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精神不振、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的状态,这是精神状态崩溃的一种体现。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躺平”的干部往往只占着职位而不履行职责、不积极作为也不承担责任、对工作采取被动态度。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国家的先锋队,应当是那些积极进取、勇于承担责任、不畏艰难险阻的干部。干部若出现消极怠工现象,不仅会削弱民众的幸福感,还可能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进而对党的领导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阻碍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导致躺平式干部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奖惩机制不够清晰,无论是勤奋工作还是消极怠工,待遇并无差异,表现优异者未获奖励,而消极应对者亦未受惩处。鉴于此,亟需构建完善的奖惩体系,通过制度来规范和激发员工,将优劣表现及工作量等关键信息公开透明,使那些消极应对的干部在公众面前感到难堪。
二是监管存在疏漏。部分官员热衷于表面文章,工作敷衍了事,将繁重事务推给下属,而将成就归功于己。整治庸懒,需从日常做起。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将其纳入评估体系,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确保那些消极怠工的官员不再有所懈怠。三是缺少团队荣誉和成就感。若工作态度出现偏差,还需从思想根源上查找问题。现在,我们正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必须坚决抵制“躺平”现象,以国家领导人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思想武装,积极倡导自我革新精神,对“躺平”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水平。
“攀登高峰无难事,意志坚定便能成”,身为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怀揣着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坚力量、树立典范。争做先锋,敢于承担最重的责任、接受最棘手的挑战、攻克最艰难的难题,坚决摒弃消极怠工的态度,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作者:张贵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