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小米公司的执行总裁卢伟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指出,在今年的第二季度期间,小米品牌在欧盟地区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位。此外,他还强调,将高端化发展作为小米在欧盟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策略。
图表揭示,在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领域,三星以31%的占有率高居榜首,然而其年度增幅却呈现负增长,达到-10%;紧接着,小米以23%的占有率紧随其后,年度增幅达到11%;苹果以21%的占有率位列第三,但年度增长率为负,具体为-4%;联想的占有率仅为5%,年度增长率同样为负,具体为-18%;而realme则以4%的占有率以及5%的年度增长率排在第五位。
Canalys最新调研显示,受消费需求温和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受限,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略有下滑,达到2.889亿部。在此背景下,三星凭借5750万台的销售量和20%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同时实现了7%的年增长;苹果的出货量有所减少,降至4480万台,市场份额为16%,但年增长率却为负数,达到-2%。小米的销量维持了稳定态势,具体出货量为4240万台,其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5%,而年度增长率则保持在0%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7日当天,小米集团的股价在盘中跌幅一度超过了5%,这一跌幅使得股价达到了近两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最终,在收盘时,小米集团的股价下跌了近4%,其市值也随之降至1.35万亿港元。
市场传来消息,大和证券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小米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销量略逊于之前的预期,这一现象主要由于印度市场年同比下降了25%所导致。
分析指出,尽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的全球市场份额攀升至15%,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然而这一成就是以毛利率的下滑为代价换来的。据大和预测,小米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约为112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而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102亿元人民币,与市场预期相符。此外,该机构还下调了对2025年下半年小米IoT业务的收入预测,以适应国家补贴政策的变动。
在大和的预测中,得益于SU7 Ultra的交付情况,小米公司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将实现8.2万台电动车的交付,其平均售价有望达到24.2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也将提升至25%,从而进一步减少电动车业务的亏损。目前,YU7车型已经开始交付,而二期工厂的投产时间预计将在9月底。
智能手机的毛利率预测出现下调,导致大和证券对小米2025至2027年的每股盈利预期进行了调整,下调幅度在2%至7%之间。同时,该机构将小米的目标股价从78港元降至72港元,但对其评级保持“买入”。此外,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的逆风以及电动车产能扩张速度未能达到预期水平。